close

欸,不是「我的」韓國婚禮啦,是我參加的韓國婚禮第二次體驗。

 

其實之前已經有寫過一篇韓國的婚禮初體驗(【首爾.生活】韓式婚禮初體驗,你們要一輩子幸福)。其實很多人都跟我說:「好好哦,你也才到韓國沒多久,怎麼就有這麼多機會可以參加婚禮?」

 

 

在這裡我要回答的是:

 

一、朋友多很重要。

 

我參加的婚禮其實都不是「我朋友」的婚禮。第一次是泰煥哥哥的妹妹結婚典禮,參加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感情有點像家人,所以就參加了惠珍姊姊的婚禮。(其實參加姊姊婚禮之前,我跟姊姊根本沒有見過面。)而第二次的婚禮體驗,則是在惠珍婚禮上認識了泰煥哥哥的高中同學。我記得那時後我還打電話回台灣問我媽:「正常來說,妹妹結婚,哥哥高中同學會去參加婚禮嗎?」因為我覺得很奇怪,明明是妹妹的婚禮,關哥哥高中同學什麼事情?雖然我媽說很正常,但我還是覺得很奇怪。好,不管。反正我因為這樣認識了昌俊哥哥。

 

二、表現出參與的熱忱:

 

因為在惠珍姊姊的婚禮上,我非常興奮的跑上跑下,到處拍照。大概是因為這樣,讓昌俊哥哥覺得我對於韓國的婚禮很好奇,而且我拍的照片也不是太差,所以在某天晚上,突然接到昌俊哥哥打來的電話:「明天是我姊姊結婚典禮,惟禎你有空嗎?我很喜歡妳拍的照片,如果你有空的話,一定要來參加,也順便幫忙我姊姊拍照。」

 

三、抓對時間點:

 

據可靠消息指出,秋天是韓國人結婚的季節,所以大多數的結婚典禮會集中在秋天舉行。剛好,泰煥哥哥也準備在今年秋天完成他的人生大事啦!

 

 

所以,這是我的韓式婚禮第二次體驗。

 

哦對了,上述第一、二點,不限於接受婚禮邀請,我的意思是,做任何事情,這兩點都非常重要,可以說是免排隊就可以拿到預售票的關鍵(這樣解釋...)。

 

跟上次提到的一樣,婚禮大多數都是在Wedding Hall舉辦,這次參加的婚禮在江南的삼성(三成)舉辦。那天,三成的Wedding Hall處處都是要結婚的人們,我差點還誤闖別人的婚禮(汗

 

W收錢  

▲收禮金的地方,新娘新郎分開收。紅色是新娘的部份,藍色則是新郎部份。

 

W信封  

▲如果你只帶了禮金,可以到這裡拿禮金帶,也就是左邊的白色信封。而韓國人也像我們一樣,會簽名以示出席、包禮,以後就等新郎新娘回饋了,嘻嘻。

 

W食卷  

▲收到禮金之後,收禮的人會給你一張食券,就靠著它帶你進入餐廳裡了,要收好。

 

媽媽  

▲這次的婚禮,雙方的母親都穿著粉色暖色系的韓服,表示著媽媽會給著暖暖的愛。

 

 

▲昌俊哥哥的父母。

 

這是我最喜歡攝影這件事的原因了,你可以紀錄下每個時刻、每個故事,而故事要怎麼說,就看你想要怎麼說了。從爸爸媽媽的背影看過去,雖然不像朱自清的背影一樣,但還是覺得在這個背影後面,一定藏著爸媽很捨不得的心,嗚。

 

 

▲終於成為「一家」了,一起鞠躬致意,謝謝賓客們的遠道祝福。

 

 

 

希望姊姊不管在什麼時候,都可以記得這麼快樂的美麗的自己,當然,一定要幸福。

 

 

▲播放婚紗和交往的紀錄影片,韓國人常用英文來縮寫自己的名字

 

全家福  

 

家族合照  

▲少不了的,全家族一起紀錄這個特別的時刻

 

穿韓服

 

韓服

 

韓服   

 

之前參加的婚禮沒有看到韓服部份,就如婚禮初體驗的那篇所說,因為「正宗」的韓式婚禮,只有男方親友和男方家族才可以參加,所以這次我又剛好是女方的親友,沒有辦法參與到。但是,「韓式婚禮」結束之後,他們就會換上韓服,一起到用餐的地方跟朋友們打招呼。

 

親友

 

這就是拿了食卷可以入場的餐廳。除了擺設不同之外,其他的幾乎跟我上次參加的婚禮一樣,都是大同小異。

 

親友們就坐在這邊,拿自己想要的吃的東西,自助吧。然後飲料不像台灣一樣一罐一罐家庭號,大家用杯子分著喝,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挑選自己想要的罐裝汽水,喝完了再去拿,無限供應。(我不知道是不是跟台灣一樣,喝幾瓶算幾瓶的價錢) 啤酒也是,一人一瓶。

 

自助餐點 

▲想吃什麼都有,最神奇的是韓國居然也有拔絲地瓜。

 

 

 

▲因為啤酒也是想喝多少就有多少,所以常常看到親友在旁邊就開始拼酒(或許對他們來說根本不是拼酒...)。

 

 

▲同行的哥哥大概覺得我還是孩子,所以拿了好多甜點給我,不過因為吃的太飽,我一個都沒有吃。

 

 

這就是我第二次體驗韓國式婚禮啦,其實跟台灣的差異說多不多,說少也不少。不過在異鄉被邀請去參加某種程度上,我跟本不認識的人的婚禮,是一個很特別又很酷的體驗。下一次,泰煥哥哥結婚,我真的就可以參與到「正宗」韓式婚禮啦。不過別急,我還有好多沒跟你們分享。

 

 

 

Seoul 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eiJane 的頭像
    WeiJane

    WeiJane, I explore therefore I am.

    Wei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